作协信息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合作,将于2013年6月1—2日举办“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诚邀海内外学者与会。1、时间:2013年5月31日报到,2013年6月1—2日开会……
详情
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我写的是这代知青的当代群像和他们的当代命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2012年09月26日下午,各国驻市作家来到上海作协大厅,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
第三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第二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读者之窗
纸墨更寿于金石
2012年2月1日 16:05


 

 

《纸墨寿于金石》

/

文汇出版社

20121月出版

 

 

    作品简介:

 

    《纸墨寿于金石》,这是作者的书话新著。四十篇文章,由书写到人,从人写到书,文艺旧书与文化老人,是作者追寻文史旧迹的两条线脉,也是作者念念在兹笔耕不辍的写作源泉。这些书话写得活灵活现,温馨感人,为读者展现了书话写作的又一个值得注意的维度。现代文学史家陈子善教授称该书“发掘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被遗忘或至今未受到足够重视的作家、翻译家及其作品”。

 

    作家简介:

 

 

    韦泱 

    原名 王伟强 ,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7年起在上海电力建设局工作,任团委干部、局办秘书。1993调《上海投资》杂志社任记者、编辑。1997年进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行报编辑室、房贸研究室工作。政工师。上海市作协理事,世界华文文学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诗集《金子的分量》,艺术论集《连环画的鉴赏与收藏》,诗论《读辛笛晚期诗作》、《诗人牛汉》、《屠岸的新诗》、《不该遗忘的诗人》、《生活需要诗的养分》等。

 

    书评:

读《纸墨更寿于金石》

——兼谈韦泱其人其文

 

    二十多年来,尽管韦泱从事的是电力行业、金融行业,但他对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痴情却从未变,因为这对他来说“不单单是兴趣,更是一种信仰”。他把闲暇时间全部用在了淘书、写作、会友。

    一九九四年他出版了诗集《金子的分量》。他自幼爱好美术,也写些艺术美学类的评论文章,更有一颗热爱连环画的心,二零零二年一月,他出版了《连环画的鉴赏与收藏》。他爱好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诗歌到整个现代文学,对淘书的热情有增无减,尤以新文学方面的旧书、旧刊为主,兼顾版画、医学、金融方面的旧籍。在淘书之余他写淘书日记,结集出版《跟韦泱淘书去》。淘书的同时,他不忘拜访文坛老前辈,并且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建国后从事新文学史料研究最有影响的丁景唐先生在为韦泱的第一本书话集《人与书渐已老》作序时,称他为“晚年的‘忘年交’诗友和文友”。健在作家中的长寿之星罗洪先生,以百岁高龄为他的书话集题写书名。

    现在他又出版了书话新著《纸墨寿于金石》。他的书话特色,如丁景唐先生所言“有的是由相识文化老人,而追踪到昔年旧著,有的是从旧书史料的线索中,寻觅到作家学者的写作轨迹”,如陈子善所言“写书时不忘写人,写人时更注意写书”。也许由于他自己曾经有创作诗歌的经验,韦泱对诗歌(诗人)显得特别关注,不然他不会用那么多的笔墨去写路易士、冀汸、胡风、徐放、罗飞、鲁黎、贺敬之、化铁、李瑛等。也许正是由于他自幼爱好美术,所以他才会搜集版画、字帖方面的书籍,才会写下《米谷与漫画》、《唐驼的字》、《王琦与木刻旧籍》、《从〈华东画报〉始识姜维朴》等篇章。也许是由于他是上海人,所以他才会一再关注上海文化,拜访与上海文化有关的或者居住在上海的文化老人,并成为他(她)们的忘年交,才会寻找艾明之,倾听欧阳文彬谈《中学生》,才会看望一百零七岁老作家章克标,才会关注师陀的《上海手札》到《上海三札》的创作历程,才会经相熟的沈寂老牵线拜访徐訏的前妻葛福灿,了解徐訏不为人知的故事,才会听老报人文宗山讲述陈蝶衣以及关于《生活》月刊的往事,才会钩沉《女声》、《上海文艺》的“前世今生”。正因为他爱书、淘书、藏书,韦泱才会书写书话园地辛勤耕耘的姜德明、陈梦熊、“爱藏书和书话”的散文家何为、旧书业的“老法师”吴青云等亦师亦友的前辈,才会忍痛割爱把民国版的《英国散文作品》留给杨绛。他在金融机构工作,当然也不会放过有关银行的史料,进而关注曾经在上海商业银行工作过的宋春舫以及他的戏剧收藏。除此之外,他还收藏翻译旧著,记述他眼中的翻译家任溶溶、吴岩、钱春绮等。

    姜德明诤言“书话的写作要靠甘于寂寞的人埋头资料,默默耕耘,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夸。”我想,最起码韦泱做到了。读他的书话,让人感到平静和舒心。               

    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选稿:峻岭  来源:文学会馆  作者:宫 立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