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合作,将于2013年6月1—2日举办“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诚邀海内外学者与会。1、时间:2013年5月31日报到,2013年6月1—2日开会……
详情
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我写的是这代知青的当代群像和他们的当代命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2012年09月26日下午,各国驻市作家来到上海作协大厅,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
第三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第二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文学原创
和为贵(兰友雅集10)
2012年8月19日 15:23


 

小宗丽与和为贵(老陈)

 

兰花部落一百零八将素描(不排名)

 

    如果她可以选择,一定不愿意在刚出生一个月就被父母用一块布包裹着,里面胡乱塞进一张红纸上写着出生年月日的纸条,然后把她遗弃在大山的路旁。一阵阵嗷嗷待哺的婴儿哭声刺入苍穹,立誓要撕破天地的沉默,等待好奇的路人发现她。她害怕黑暗降临,害怕被雨淋湿,害怕毒虫爬过来。所以她不停地大声哭啼,只想找到一个温暖的怀抱,有人给她一个家,即使这个家一无所有也无所谓。后来,有个善良的女人抱起了她,把弃婴带回家后,还招致自己的老公一顿数落:我们家已经有三个孩子,怎么养得活捡回来的孩子?不埋怨他,大瑶山的生活资源真是少得很,有很多贫穷的瑶族男人打光棍。这个女人又去找一个同村的和母亲厮守一起的光棍男人,希望他给这个被遗弃的女婴一个家,这位嘴巴木讷的男人点头答应了,给抱养的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全宗丽。

    大山里的孩子好养,只要给口饭吃,有口水喝,还是会一点一点的长大。从长大记事的时候起,小宗丽就讨厌自己没有选择权,在她的花季一样的童年,只能穿表姐不要的旧衣服,走在路上老是被人讥笑。她更讨厌同村的儿童讥笑自己是捡来的孩子,宁愿躲避她们。有时候,她的眼神羡慕别人习以为常的一幅景象,别的孩子跟爸爸妈妈一起说说笑笑出去游玩。人家有妈妈,是朵花,自己没有妈妈,是根草。自己受了委屈,还不能趴在妈妈的怀抱里哭诉。等到上学以后,她发现老师总会表扬学习好的孩子,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她拼命看书学习,每一回考试都争取考出好成绩。当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表扬她的时候,她获得了一点内心的安抚,赢得了一点从未拥有过的尊严。周围的人看到,小小年纪的她性格很倔,是一个要强的女娃子,已经会暗地里跟别人较劲。

 

小宗丽和最初抱养她的干妈

 

    小宗丽确实是根草,落脚在一个清贫的家,一家三口,也是三代人,还是住在老房子。这个家唯一可以眷恋的是亲情,她也珍惜这种亲情。可能是小宗丽被遗弃的时候哭过头了,平时很少哭,唯有两次是例外。一次,小宗丽和奶奶一起赶圩,她一路乱跑乱跳,不留神前面来了个车子,奶奶用力推开她,自己却摔倒了。小宗丽醒过神来,心疼地抱着躺在地上的奶奶哭喊:奶奶,都怪我不好,不听话,我错了。还有一次,村子有些成人起哄,唆使一个傻里吧唧的家伙到她的家捣乱,把家里的东西都摔坏了,他的父亲流露出无奈的眼神,一旁的小宗丽被吓哭了,如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其实她的父亲有不寻常的坚定,愿意倾尽自己的所有照顾她,培养她。小宗丽因为高烧不能说话,她的父亲背着她四处寻医问药,乡间的庸医不能治好她的病,她的父亲咬牙借了一笔钱,送她到桂林治病,幸好她经过治疗后又能说话了。她的小眼睛望着守护在她身旁的父亲,心里铭记了父爱如山。

    在长垌小学念了三年书,小宗丽凭着硬邦邦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小学,不然她肯定上不了县城这个含有民族补贴的小学,她的家没有关系也没有钱可以跟别人比拼。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啥可以依靠的,什么事都是靠自己拼搏,再加上一点好运气。也许缘分就要来了,2010年五一节,金秀县城的一个电话打到小宗丽居住的溶洞屯,说是县城来了几个外地人,想见见她,让她的父亲带上收养的物证和学校成绩单。电话是一个在县城开诊所的同村女瑶医打来的,她在一个晚上给治疗脚伤的外地人说起了这个被抱养的孩子,希望有人帮助她。小宗丽还在五一假期中,和她的父亲以及最早抱养她的干爹干妈,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县城。她面对一个摄像机镜头,略显紧张地回答提问,不解旁边总是有人在擦眼泪,仿佛空气停止了流动。这几个人怎么什么都问,还让她穿上瑶族服装,那是她干妈带来的,家里没有钱为她买瑶服。有人问她,将来你想做什么,她说:想上清华。13岁的深山孩子说出这话,吓人一跳。外人不懂她受过的委屈,不懂她为什么想飞得更高更远,只是以为她一个山区孩子哪里知道清华大学是啥样子。

    那几天,大瑶山确实来了十来个外地的客人,分别从北京、上海、广东、广西和湖南纷纭而至,她(他)们是兰花部落的兰友,到长垌小学探望孩子们。如果不是广西的和为贵(大家觉得叫他老陈更亲切)去治疗脚伤,如果不是上海的丹娘执意要寻找一个典型的故事,也许不会发生与小宗丽邂逅的一幕。老陈最早听女瑶医说起这个事,他与珠海来的风子和木头先走一步,临行前表示,如果有缘找到这个女孩子的话,他想资助她。老陈喜爱摄影,在一家桂林的某旅行社当老总,帮订票的时候知道有个兰友团体要去大瑶山,决定跟随上山,还没有参与资助。留下来的丹娘等几个兰友完成了老陈的委托,采集完故事后,带小宗丽吃顿饭,让她敞开小肚子吃肉,给她买套新衣服,圆了她想穿新衣服的美梦。老陈得知找到了这个小女孩,再次连番表示让他来资助,且桂林距离大瑶山比较近,他还会上大瑶山看望这个孩子。有些兰友知道这个新版的《酒干倘卖无》故事之后,感叹之余,纷纷给小宗丽买了礼物,丹娘、淡若花茶和零落尘心都帮助过她。

    一年后,老陈果然重上大瑶山,还带来几个桂林同事。他换了个单位,在一家酒店当老总。小宗丽读完小学后,升读初中,且考上了重点学校柳州民族中学,城市的生活标准大不一样,这下给家庭带来的负担也加重了,她的父亲绝对负担不起。老陈是来雪中送炭的,发动几个酒店的同事一起帮助小宗丽,让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同享一个蓝天下。这孩子也长得灵秀,晓得情义,懂事,她说过:即使亲爸亲妈来找我,我不会跟他们走,他们把我从小扔下不管,我现在有爸爸,他很辛苦把我养大,我将来要考上大学,好好回报他。她那个有点糊涂的爸爸想法不一样,认为小宗丽读完初中就行了,这是大瑶山女孩子的普遍命运,所以她的父亲以为尽责了,不明白小宗丽是个读书好苗,可以走出一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幸好,她的故事被兰友发现了。每年的寒暑假,小宗丽从柳州返回她居住的贫穷小山村,山还是那个山,还是那个大瑶山,如今她不用担心被贫困的绳子绊倒,不再孤立无援,有了新的亲人,还不止一个……

 

    山还是那个山,还是那个大瑶山,如今小宗丽不用担心被贫困的绳子绊倒,不再孤立无援,有了新的亲人,还不止一个……

 

    【后记】

    兰花部落携手大瑶山,此前还没有广西的兰友参与,老陈填补了这项空白,带动酒店的同事一起参与。老陈说,等下次大瑶山探访的时候,他还想请假跟着团队一起去,将在桂林的酒店请大家吃饭,希望和他们酒店的爱心人士一起开个小座谈会。桂林距离大瑶山约三个半小时的车程。

 

   

    兰花部落 新浪空间:

    http://blog.sina.com.cn/lanhuabuluo

    兰花部落 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lanhuabuluo/home

 




 来源:文学会馆  作者:兰花部落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