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十分重视培养和提拔干部,所以中层干部在员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不妨举例说明一下:一次,局机关召开联欢会,局长说借狗年这个由头,给机关属狗的员工每人发一个玩具狗,结果上台领玩具狗的三十个人中,有二十五人是处长,其余的人全是正处级干事。
我在局机关当了多年的处长,如今已到知天命的年纪。前不久局机关推行改革,实施了公开竞争岗位制度,无论你原来在什么岗位,一律重新"洗牌",竞聘上岗。按着改革方案,局机关要精简机构,自然机关人员的岗位就少了。由于人员多、位置少,所以岗位竞争十分激烈,很多处长连一般员工的岗位都竞聘不上。更夫这个岗位以前没有人愿意干,说是让人瞧不起,一点实惠也没有。可是,一经改革,就有五六位处级干部竞聘这一岗位。其实,我早就盯上了这个岗位,因此做了充分的准备。经过激烈的争夺,我胜出了,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更夫。有人说,你是一个处级干部,去当更夫,掉不掉价,丢不丢人?说实话,我心里也有点不好受,但当我看到一些处长竞聘失败,没有了岗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倾诉着苦闷,说不想离开机关,我心里就平衡了。我想,虽然更夫不是太理想的岗位,但总算是机关的一分子嘛,我还有岗位,比没有岗位的人强多了。
令我高兴的是,在更夫室我仍然是领导。由于更夫需要两个人轮换着值班,有一个副处级干部也竞聘到更夫这个岗位上来了,这样我就成了更夫室的负责人,我高兴极了。因为多年来我指挥别人干工作已经形成了习惯,如果剥夺了我的指挥权,那真是难受死了。既然有了一个下属,我就可以天经地义地当领导了。第一天上班,我决定开一个更夫工作会议。虽然听会的人少了点,但是不影响我讲话的兴致。当然,鉴于参加会议的人员少,我就将原来准备讲两个小时的讲话压缩到一个小时。我强调了做好更夫工作的重大意义,讲了更夫工作全年的工作目标,宣布了更夫工作的责任分工,提出了抓好更夫工作的保证措施,明确了更夫工作的考核奖罚办法。总之讲得条条是道,有板有眼,十分精彩。我的手下小李认真地听着,还不停地用笔记着。讲完话以后,我又安排了一个小时的讨论。由于更夫的全体员工就我们两个人,因此,讨论自然在我们俩之间进行了。经过认真讨论,我们又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和办法。我要求小李写一个会议纪要,用红头文件下发到机关各部门。
我想,自己手下只有一个兵,那就更应当充分调动他的工作积极性。于是我对小李说,小李呀,虽然现在你在更夫室工作,可你很年轻,又是大学生,前途还是无可限量的。要好好干,多吃点苦,多受点累是有好处的。你干好了,有机会我会向局长推荐推荐,争取早日将你提拔为正处级。小李说,处长,请您多多栽培呀。我说,咱们是兄弟呀,你放心,你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从这之后我发现,小李的工作更加积极了。于是,我就放手让小李去工作了。我呢,自然就轻松随便多了,我愿意干就充充样子,不愿意干,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那感觉还真不错。我自己有了什么私事,如果不愿去跑,也让小李代劳,小李总是高高兴兴地接受任务。我常当众表扬小李,说小李工作肯干,勤快,懂事,为人也好,是一个好苗子呀。小李听了自然很高兴,对我更加尊重了。
最令我难堪的是印名片。有一天单位通知说,要统一印制名片。我写了自己的名片草稿:某某某,现任某某局机关更夫。看了这样的名片草稿,我感到非常尴尬,悲从心生。但又一想,这样印出去可不成。现在很多单位的更夫是从农村雇来的老头,如果我在名片上不写清楚自己是处级干部,那我不就和他们一样了吗?于是,我急中生智,在更夫两字后面加了一个括号,括号里写上"正处级"。结果,这个问题就较为理想地被解决了,我是一个处级更夫嘛。一次我的女儿对我说,学校老师问学生家长在单位是做什么的。我告诉女儿,你就对你们老师说,爸爸在单位的保卫处工作,是保卫处处长。我的女儿按我说的告诉了她的老师,不久,老师给我传话来了,说处长是一个不小的官,求我帮助她的孩子安排工作。
更夫乍看起来没啥实权,其实不然。我们局机关有四五百号人,每天人来人往,更夫室是必经之地。此外,外面时常有人来办事,啥时让进啥时不让进,什么人让进,什么人不让进,这不就是权力吗?有道是,有权不用的人是傻瓜,确实如此呀。于是,我冥思苦想,研究如何提升更夫的权力。好在我在机关工作时间长,对机关的运作规律了如指掌。我清楚,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下红头文件,有了红头文件就可以号令四方,号令他人了。这样,就很容让红头文件为自己服务,为自己谋利益。于是,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写出了关于加强更夫工作的意见,报给局长审阅。局长问,印发这个文件有必要吗?看样子他不愿意下发此文。我赶紧说,您没看近期的报纸吗,有多少刑事案件和事故都是由于更夫制度缺失、更夫疏于防范和管理造成的,血的教训太多啦。局长一听,真的有些害怕了,就把文件给签了。在这个文件里,我把自己的权力设计好了,我的权力大多了,我有了更夫的管理权,更有了罚款权、奖励权、通报权、建议处分权等。以前,没有人肯理会我们当更夫的人,现在,经常有人请我们吃饭,礼品不断。就连我的老婆也感到很惊讶,说我会用权。局长则发现,更夫的管理果然比原来严格多了,虽然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也有一些人总去告我们的状,但局长还是觉得更夫管得严一些有好处,于是,局长对我予以表彰,说我干一行爱一行,值得大家学习。
作者自述:
牟丕志,1964年5月生于朝阳,现居沈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读者》签约作家。已发表作品200万字。著有杂文随笔集《世象小品》《人间话本》《一个人的官场》等。获冰心文学奖、中国第八届、第九届金江寓言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奖、全国同题杂文擂台赛冠军奖等文学作品奖40余项。现供职于《辽宁城乡金融》杂志编辑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