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单位的头头,人们叫我局长。要问我的爱好是什么,我最爱好的当然是发言了。我的下级常说我是发言专家,我很喜欢这个称号。每当我坐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的听众,心里就油然升腾起一股自豪感、幸福感。想想看,想坐在这里发言的人太多了,可是,只有我才有这个资格,这就是本事。我讲完了,秘书会对我的发言加以整理,这就叫"重要发言",是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东西。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发言了。在没有当上局长时,不要说在台上讲,就是在私下的场合,我讲起话来也常常是词不达意,结结巴巴,我父亲说我口才太差,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了。我也觉得自己的舌头可能比别人的大一些,不太好用,所以我也服输了。可是,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自从我当上局长之后,锻炼的机会实在太多了。在我们单位,几乎每天都在开会,我开会必发言,一年上班时间有二百多个工作日吧,你说说,一年要演讲二百多次,能练不出水平吗?
有道是世上无难事。一开始,我总是让秘书给我写好稿子,我在台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念得吭吭哧哧,错字连篇,可我发现,不论我讲得好坏,大家都不太在意。这样我的压力就小了,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于是,我很快学会脱开秘书写的稿子发言,谈天说地,东拉西扯,既使没有稿子我也能讲上两三个小时。我发言的内容比较丰富,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不论是否与会议有关,我就会大讲一通,旁征博引,什么天南海北、国事家事、局里局外,随心所欲地讲,讲得兴致勃勃。大家都说我知识丰富,兴趣广泛。为此我高兴极了。
我发言善于联想。一次,我讲精神文明建设的话题时,突然联想起前一天晚上看的足球比赛挺过瘾。于是我就谈起了看球赛的个人体会。我对大家说:"中国足球,要想在世界争得一席之地,必须让现有的球员全部下岗,进行百分之百的重组,对新球员必须实行竞争上岗,要公开报名公开竞聘。"对此,我还讲了十点理由,十点设想,每一条都经过反复地论证。台下很多足球迷都兴奋起来,他们一开始还直打嗑睡,可当听我讲起足球比赛的时候,就都来了精神,为我鼓起掌来。这场足球话题,我讲了两个多小时。本来,我还想讲一小时,可是感到肚子实在太饿了,只得打住。
我发言有个特点,就是希望听讲的人多,人越多,我越高兴。我觉得在人少的时候发言没有意思。我的发言,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人少了,那是一种资源浪费。再说,我讲得有思想,有深度,有价值,听讲的人少了,会使很多人错过学习提高的机会。所以,在开会之前,我总是要求单位的每一个人都参加,就连看大门的老头子、打扫卫生的小姑娘也得听。每次发言,我都派专人点名。如果谁不参加,第二天我就找上门去,非把他批评得痛哭流涕、反复检讨才算罢休。我还规定,在我发言时,谁要是缺席,我就扣他一个月的工资。这招还真灵,大家真的把我的发言当回事了。
当然,我并不满足只有本单位职工听我发言,我还千方百计扩大听讲人的范围。一次,我讲关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话题,正赶上大量民工滞留在城里,我叫办公室主任去请这些民工听讲,条件是管吃饭,另外一天给十元钱。没有想到,这些民工还真给面子,不一会儿就来了二百多人。于是,我借了一处会堂,面对几百人的听众,我大讲特讲,重点地讲,发挥着讲,我这个自豪,这个高兴呀。我想,我的声音让这么多人听到,我的观点让这么多人了解,这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呀。会后,哪个民工说我讲得好,我就派办公室主任暗中记录下来,下次还请他来。
我把发言当成一种荣誉。只要有人请我发言,我就会欣然前往,绝对不谈报酬。有一次学校准备开家长会,女儿的老师要找一位学生家长代表发言,结果找了十多个人都没有谈妥。我听说这一情况后,就托女儿捎信给她老师,说我愿意为学校排忧解难。感动得那位老师直掉眼泪,他说我的心肠实在太好了,简直是活雷锋。为了讲好这个话,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让秘书写了长长的稿子备用。当然,我不一定用稿子。家长会如期开始了,我兴奋地登上了讲台。我首先用我最常用的赞美别人的套话,对学校、对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东拉西扯,由古及今,讲了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的形势和走向,讲了老师的责任和学生的义务,并大声呼吁全社会对学校进行支援和帮助。虽然讲得长了点,有些家长中途走了。但是老师对我的发言还是十分满意的,说要评我为尊师重教的学生家长。
不幸的是我得了咽喉炎,我去看医生。医生说,你爱吸烟吗?我说我从来不吸烟。他又说,你喝酒吗?我说我不喝酒。他说,你常感冒吗?我说很少感冒。他无奈地摇摇头说,这可怪了,那你还有什么不良嗜好?我说没有呀。我忽然想起自己爱发言这个嗜好,就如实地向他说了。发言,谁不发言?他说。我说,我天天发言。他说,谁不天天发言。显然他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我说,我一发言就讲两三个小时。听了这话,他瞪大了眼睛,说:那还了得。接着他又说,对于这病,他实在没有办法。
作者自述:
牟丕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读者》签约作家。已发表作品200万字。著有杂文随笔集《世象小品》《人间话本》《一个人的官场》等。获冰心文学奖、中国第八届、第九届金江寓言文学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奖、全国同题杂文擂台赛冠军奖等文学作品奖40余项。现供职于《辽宁城乡金融》杂志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