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合作,将于2013年6月1—2日举办“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诚邀海内外学者与会。1、时间:2013年5月31日报到,2013年6月1—2日开会……
详情
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我写的是这代知青的当代群像和他们的当代命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2012年09月26日下午,各国驻市作家来到上海作协大厅,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
第三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第二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文学原创
丹娘(兰友雅集3)
2012年7月29日 11:01


 

丹娘的作品《瑶山行》

兰花部落一百零八将素描(不排名)

 

    丹娘只身一人从上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广西大瑶山,老伴火娃难免有些担心,这年头什么社会现象都有,会不会上传销组织的当?丹娘不认识参加探访的所有成员,此前也不认识我,我们在网上仅有过几次互相留言。我们是一支草根的助学队伍,没有体制内机构的直接关联。这几个条件都不理想,支撑丹娘出发的一个理由是心中有一个愿望,用镜头记录下这次探访大瑶山孩子的活动,她还是坚持出发了。偏偏丹娘又遇上好几个说不清楚的事,大家到桂林一家饭店集合,一起吃中午饭,每人预交伍佰元,作为这几天活动的集体开销,由梦其和蕴涵两个大学生负责财务,反正伍佰元已经上交了。我因为抽空去超市买慰问孩子的糖果,错过了和丹娘第一次会面的最好时机。初见丹娘,她已经支起摄像机,坐在摄像机后面,认真地打量着每一个进入包厢的人,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疑之处。到了大瑶山之后,她分别对几个一起来大瑶山的兰友追问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大瑶山?有没有担心过云云。

    丹娘的摄像机没有停歇下来,一路跟踪拍摄我们的全部行程。我们在大瑶山的金秀县城住一个晚上,金秀县教育局安排两个年轻的领导来接待我们吃晚饭,得知风子资助的一个孩子已经转移到县城上学,他们马上电话联系班主任,带着那个瘦高的小女孩来餐厅与风子和木头会面,还互相拥抱了一下。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目的地长垌小学,学生们列队欢迎,学校老师和我们开了一个座谈会,到了这一步,丹娘心中的存疑仍然没有消除。从湖南来的依莲老师也有过疑问,不过她的疑问在长垌小学的门口就消除了。我有点明白丹娘的担心了,故意不做什么解释,不如放手让她一点一滴的去发现,去认识我们的兰花部落,以及我们兰友成员,她从第三方角度去看助学,这样的视觉更真实,所以我始终没有要求她拍摄什么镜头。在此之前,我已有两次带摄制组拍摄大瑶山的经历,06年安排在央视播放过《瑶山情》。我心里有这个自信,一起上大瑶山的人,都会被瑶族孩子和山山水水感动。在大瑶山的最后一天,丹娘还在坚持寻找故事,经过一番周折后,我们在县城小学找到了一个被收养的女孩子,丹娘一边拍摄,一边擦着眼泪,这个女孩子才出生一个月就被父母遗弃,几天来丹娘心中的诸多疑问从此终止。走在县城的街道上,雨后天晴、打开心扉的她似乎听到了那首欢快的《瑶族舞曲》。

 

    闯荡江湖后还能平安回到上海,途中丢了钱包还能失而复得,丹娘收获了一周来拍摄的大瑶山探访素材,也收获了一个传奇故事,可以在老伴火娃和女儿丹面前理直气壮了。在开始做后期编辑前,她逐个思考每个大瑶山的探访者,在博客上一篇接一篇写探访者的个人介绍,写得活灵活现,从最沉默的一个升级为最活跃的一个,完全回归了她开朗和直率的性情。可是,等她打开画面,一次又一次回味那些天的短暂相聚,眼泪没有停止过,在三个月的后期剪辑时间里,她的心被那首《瑶族舞曲》撕咬着,又似有一股暖流在缓缓流淌。神秘的大瑶山已不再遥远,瑶族孩子们的纯真面孔,老师们的诚恳语言,山腰上的低矮瑶寨,已经在她的心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被丹娘感动了的火娃主动包揽了所有家务,或者在一旁为丹娘提供一点剪辑建议。她们选择不同版本的《瑶族舞曲》作为背景音乐,设计了一个《瑶山行》的光盘包装,给每个探访者一份光盘,还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与兰友群体举办了看片会。

 

    一年后,201110月,丹娘得知大瑶山的全体老师来北京观摩学习,潜藏在心中的瑶山情又涌动起来,她打电话给和声老师:我要去北京工作,一定要去,你身体不好,就不要去了。此话是故意激将和声老师,可这一招还真灵,和声老师顺势接下这个激将,两人欣然坐京沪动车北上,还表示要出资做东道主。不过,我们北京的兰友说什么也不会让上海兰友出资,北京是举办过奥运会的,现在我们举办这个小规模的民族聚会的力量还是有的,在大瑶山老师的面前,我们都是东道主。和第一次上大瑶山相比,从网络走下来的丹娘熟悉了北京、上海和珠海三地的兰友,也跟大瑶山老师熟悉了,至少能数得出十几个兰友的名字。聚会上,我们依然看到她专注拍摄的形象,不拍摄的时候,能听到她的妙语连珠;偶尔,她还露出开心的笑容。(下图是丹娘和那个被收养的女孩子全宗丽)

 

丹娘和瑶山小朋友全宗丽

 

    我还记得丹娘说过的一句话:做决定不要想得那么多,什么都想清楚了,可能机会已经没有了。当初的一个偶然念头,让丹娘揭开了大瑶山和兰花部落的神秘面纱,还交往了这么多兰友,现在我们已是无话不说了。她还说:我们这些兰友经常互相惦念着,想起来就偷着乐。

 

丹娘 专注拍摄

 

    丹娘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88131117

    丹娘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288131117

   

    相关链接:

    兰花部落 新浪空间:

    http://blog.sina.com.cn/lanhuabuluo

    兰花部落 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lanhuabuluo/home

 

 




选稿:芦村  来源:文学会馆  作者:兰花部落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