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合作,将于2013年6月1—2日举办“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诚邀海内外学者与会。1、时间:2013年5月31日报到,2013年6月1—2日开会……
详情
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我写的是这代知青的当代群像和他们的当代命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2012年09月26日下午,各国驻市作家来到上海作协大厅,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
第三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第二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文学原创
感谢有你(散文)
2012年7月30日 08:59


 

大瑶山杜鹃

感谢3年来资助长垌小学的国内外兰友们!

 

    即使没有杜鹃花开,我也想重返大瑶山,这是六年前我心灵之旅的起点。当时起个网名叫心灵沐浴,不久后,又改为心灵之旅,意示这条道路还在延伸。

    大瑶山上,生长有色泽诱人的杜鹃花,也生长有十里飘香的桂花。我两次专程去探访大瑶山长垌小学,都幸运地遇上了花儿绽放的季节。一次是零八年的十月,走在小城的道路上都能闻到桂花醉人的清香,好闻极了。另一次是今年的五月初,我们奔着杜鹃花开而去的,因道路受阻,不能一睹圣堂山万亩杜鹃花开的风采,改为攀登莲花山,看到了少量的杜鹃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瑶山的孩子们也是那片土地的花儿,那是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今年要总结一下大瑶山的助学道路,回顾三年的助学,我们最想给所有的爱心人士看看孩子们的笑脸,是不是比过去笑得更可爱?我想多拍照片、瞬间定格孩子们的笑容,越多越好。生长在山区的瑶族孩子们应该拥有笑脸,记得我第一次看到瑶族孩子们的眼神,产生过揪心的感觉。大瑶山的绿色资源是富有的,文化资源是独特的,经济上是贫穷的,这个面貌还没有多少改变,多数瑶族孩子们的家境都不怎么好。他们有幸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兰友们的一点帮助,温暖了他们小小的心灵,笑容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脸上。他们像是生长在石岩阴暗面的无名花,给点阳光就灿烂。

 

 

孩子们的灿烂笑容

 

    三年的回顾,不知道怎么描述,我最想跟各位兰友说的一句话是感谢有你!

    也许,每个生命都是一粒尘埃,每个人的心路都是迷途,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当你我的内心暖流互相交汇的时刻,生活世界就有了春意。我们通过网络认识了眼前这群大瑶山的孩子,他们的纯真、可爱,启发了我们心中的善念。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需要付出一点爱心。有位给我行过加持礼的藏区活佛说:一元、百元、千元都是心意,是心意就行。我们兰友付出的爱心就是这种自然的方式,从你心中的意愿出发,不是以数字论英雄。像空谷幽兰那样,著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我们的助学提倡多一点互动,除了邮寄资助费外,写信、电话、探访等等都可以。写自己的真实姓名或者网名也行。一份来自远方的浅浅的惦念,对瑶山的孩子来说都是难得的。一本书,一封信,一张照片,都会让他们高兴很久。如果你看到这儿的贫乏,说这些小小的问候能帮助瑶族孩子滋生出力量和勇气,也不为过。小孩子都渴望看到帮助自己的人,期待更多的兰友帮助小孩子实现这个心愿。很多孩子给网友邮寄过大瑶山的土特产,带着山里的气息,也带着瑶族人的情意。这次探访我也带点礼物去。出发前,我给孩子们买了五十个动物小玩具,自言这五十个小玩具会收获五十个笑脸!也受了一位海外兰友的委托,多买一些玩具和巧克力。

 

 

    有一种笑容不是笑,是哭。……瑶族孩子们知道被人惦念是一种幸福。

 

    我们更要感谢那些瑶族孩子!是他们引导我们走进一个淳朴、纯净的内心世界。

    在长垌小学行走的兰友们都喜欢那儿的孩子,他们想主动亲近你,又不敢上前。和孩子们相遇时,他们都会主动称呼你叔叔好、阿姨好!偶尔也称呼你领导好!令人忍俊不禁一把。印象中,数一个叫潘愉珍的小女孩最胆怯,在收到一个可爱的礼物后,我们的心互相贴近了,交流了,她面对照相机镜头时不再向后退缩。随后,到了大家聚餐的地方又遇上她,她有了点想接近我的意思,我给她拍照,她在大庭广众之下亭亭玉立了一把,第一次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我喜欢她笑的样子。和很多留守家庭的儿童一样,她的奶奶带她,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许这是她产生胆怯的原因。

    在大瑶山,我知道了有一种笑容不是笑,是哭。兰友白云近期请不了假,不能参加这次探访。我在学校找到白云资助的那个小女孩李晓媛,建议她跟白云妈妈通个电话,她不说话。我先打通白云的电话,然后把手机塞给她。小女孩接过手机倾听,只见泪水从她秀丽的脸庞缓缓往下流。去年暑假期间,白云携儿子一起到大瑶山探访,与李晓媛结缘。在电话里,李晓媛知道白云在惦记着她,一听到问候的声音就控制不住眼泪掉下来。我说,这就是助学的意义,瑶族孩子们知道被人惦念是一种幸福。

    山区的孩子都有一对清澈的眼神,笑起来的样子天真无邪。他们的身上有大瑶山的山山水水滋养出来的天性,男孩子有一点山区马儿般的野性、欢实,女孩子有如涓涓流水般的清秀、甜美。每每看到照片上孩子们的笑脸,似是你看着她笑,她看着你笑,我总以为,自己还在大瑶山。((2010-05-08)

 

心灵: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最开心的。

 

     【一路走来,感谢有你】

    勿飞——兰花部落助学的发起人之一,全家以及亲戚参与助学,两次探访长垌小学。没入人海——最早的资助者之一,建议和支持创建兰花部落。一花一世界——制作2008年瑶山行电子杂志和电子明信片。丹娘——制作2010年瑶山行纪录片。

    tu_fanny(海外)——一直资助和鼓励助学。朱老师、李老师——捐助电视机。陈老师——捐助电脑。梦其、绮风——客串“乡村女教师”。风子和木头——全家参与助学。云水——资助一个残疾人家庭的辍学孩子。

    陶校长——长垌小学校长。长垌小学的老师们——默默的支持者。郭部长——曾任长垌乡党委书记,促成助学的对接。钟秘书长——市政协,主要助学协调人。欧秘书长——市委,主要助学协调人,陶主任——金秀县教育局干部,探访活动协调人。

    历次参与探访大瑶山的各位兰友——白云、月儿、猫时间、卫青、爱民、依莲,julie、潇等等。

 

长垌小学的孩子们

 

 

    相关链接:

     《感谢有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b447350100nvjx.html

 

    兰花部落 新浪空间:

    http://blog.sina.com.cn/lanhuabuluo

    兰花部落 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lanhuabuluo/home

 




选稿:芦村  来源:文学会馆  作者:心灵(北京)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