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合作,将于2013年6月1—2日举办“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诚邀海内外学者与会。1、时间:2013年5月31日报到,2013年6月1—2日开会……
详情
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我写的是这代知青的当代群像和他们的当代命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2012年09月26日下午,各国驻市作家来到上海作协大厅,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
第三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第二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文学原创
如黛(兰友雅集17)
2012年9月18日 10:40


 

如黛老师(中)

兰花部落一百零八将素描(不排名)

 

    一个人,要是被什么人生问题困扰得睡不着觉,需要找个人点化一下,这时候最需要找到一个对路子的老师。感觉如黛老师胜任这个位置,有判断力,说话温和,深受信赖,业务比较多。勿飞爱好写字,心中有个文学梦,工作两年后,想考北大的文学研究生。他和如黛老师在网上结缘,对如黛老师的诗词点评颇为欣赏,心生敬重。在2009 年的那个春节假期,勿飞父子俩坐火车北上找如黛老师,他们那个家族有读书人传统,对勿飞选择文学道路的事隆重对待。与如黛老师会面后,勿飞的心思和眼神定格在如黛老师的话语上,她所在的师范学院跟北大合作建立了一个文学院,了解里面的门道。她说,走文学道路不在于走学院式道路,文学在文字之外还有很多功夫,在于社会生活体验的积累。她建议勿飞不妨采用前庭后院的方式,一边工作一边写作。这话字字在理,欣赏、理解和爱护等等,什么都包含在里面了。离开北京时,坐在火车上的勿飞心情颇为复杂,眼角泛着泪花,思绪和云海一样翻滚,文学梦或许不在北大,在道路的远方。

    平时,听如黛老师说话,如听世外高人说话,其道理都在说话之外。和勿飞说话算是最直接的一次,因为勿飞是称呼她玉姨的。那时没有别的名称,大家引用这个称呼有一段时间,只不过总是在玉姨之后加上一点什么,如玉姨老师,玉姨姐姐,玉姨姐姐老师,整个是串糖葫芦比赛。最近有个拨乱反正机会,丹娘称呼她远山,和声老师称呼她如黛,把一个完整的远山如黛名字强拆为两段;由于如黛的名称比较文雅,适合女性使用,这里姑且一直沿用下去。如黛老师居住在廊坊,那儿空气清新,可以看远山,如黛看远山也很形象不是。她往返北京频繁,参加兰友活动也最多。她带来了乐观的态度,笑声常在;她带来了做人的热诚,有亲和力;她有超级平静的心态,从来不会有语言的争论。北京兰友聚会能有如今的小气候,与如黛老师带来的和而不同风范大有关系。为了感谢如黛老师和海英为兰花部落做的贡献,兰友团体在2011年夏天做了一次回访,马头琴金山在廊坊奏响了草原旋律的琴声。

 

 

    兰友团体在2011年夏天做了一次回访,马头琴金山在廊坊奏响了草原旋律的琴声。

 

    长袖善舞的如黛老师不止北京这点活动,京沪两地兰友的活动也少不了她的身影。她在上海有个亲戚勿飞小儿,还把与和声老师和丹娘的来往推动到一个较高的文化层次。她参加过迎接丹娘的《瑶山行》看片会,也参加过迎接和声老师的京沪兰友聚会,顺势去上海进行回访,制造了一股访沪的小旋风后,又把这股小旋风引回廊坊,名曰在和声老师和丹娘参与大瑶山老师聚会的途中把他们劫持了。如黛老师在廊坊搬出一个民主党派的文化阵营迎接,文学、书画和诗歌人才样样俱全,如此文化艺术雅集,让两位上海兰友热情高涨,连声互道敬仰,畅谈文化大观。到了举办瑶山情深联欢晚会的那一天,她们才成群结队、拍马赶来。瑶山情深联欢晚会是这个行程的主旋律,那些热情和温暖,穿透了2011年那个秋天。

    所以说,如黛老师是一把火,有她出现的地方,保准会村村冒烟、户户点火。更可贵的是,她是中国知识分子队伍中拥有社会良知的一员。她在一次文化对话中讲述过,不过是相隔几年时间,她去过的那个村子曾经山清水秀,有飞鸟草虫,后来变成了矿区,有了高速路,可是那种宁静的美全没了,人心也变得躁动和无序,有的经济行为已经滑入到欺诈地步,话语间透着一丝无奈,一声叹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什么?有如黛这样的好教师,会带出一批批拥有人文关怀的学生,继而影响更多的人。中国本来应该是这样走教育立国道路,不是依靠短时间内提高综合国力,那样的起跳不但不稳固,还会导致社会和环境问题丛生,如今共和国的脚步有点摇摇晃晃了。真希望中国多一些如黛老师这样的教师,她们举着文明火把一路远行的背影令人动容。

    感谢有你,如黛老师,为兰花部落带来了一种文化格调,还带来美食厨艺。如黛老师闲暇时间的一大爱好是琢磨做菜,京城的兰友有口福了,她能把一道普通的焗面做出唇齿留香的美味,且不说其他什么。和声老师听过之后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

 

 

感谢有你,如黛老师!

 

    远山如黛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90333184

    远山如黛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490333184

 

   

    兰花部落 新浪空间:

    http://blog.sina.com.cn/lanhuabuluo

    兰花部落 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lanhuabuluo/home

 




选稿:芦村  来源:文学会馆  作者:兰花部落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