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 雪
兰花部落一百零八将素描(不排名)
听雪是个优雅的名字,似乎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女子,从未在她的博客看见真人现身,让人增加了几分神秘感。过了五年多,一直到不久前,才看见庐山真面目,果然是气质优雅、不染尘埃的女子。她的博客更新不多,本来很容易失散,却未曾感到失散过,或许是她加入了兰花部落的助学,一年又一年过去,她始终如一的关注部落的动态变化,经常留下她的足印;又或许是兰花部落这些年来保持了温度。前些年兰花部落在百度安家,她为此专门注册了一个百度号码,近期兰花部落基本上把更新转移到新浪,她的脚步又跟随而至。她在新浪博客有个新名字“青梅煮酒”,不过我们还是习惯了“听雪”这个名字。
早年,听雪在日本留学和工作。都说,这个世界上除了终身以传播爱为事业的教主和僧侣外,尘世的人情温度总是会经常变化,不知道听雪在异国他乡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她那样有格调要求的人。她在博客写过一些留日期间的生活记录,印象中她的家里人舍不得她这个优秀的孩子走得那么远,心中殷切的亲情靠电话来维系,有时候她在电话讲述生活中的执着追求和心中的矛盾,可能会给家里人带来误解。一对日夜牵挂她的父母亲总是想法设法以柔和的语言和她对话。有一天,听雪通过母亲的电话讲述领悟了很多很多,她的心被父母的慈爱感动,几近崩溃。虽然远在日本,她已然感受到世界太宽阔了,父母是人一生中只有一个血脉跳得这么近的人,始终用温暖围绕着她,从这一天起,她那从小放任的童稚开始渐渐远离自己。后来,她决定离开日本,回国定居上海,希望和父母距离近一些。
听雪的老家在四川,她定居上海后,把弟弟也接到上海工作和创业。她为初到上海的弟弟事事操心,也许一辈子爱吃辣椒的四川人都是这样,喜欢家长里短的亲情味道,人与人之间有亲切感。弟弟和弟媳一家人从四川来到上海,很多事情都依靠她这个当姐姐的照顾和支持,她一边上班,一边扶持弟弟创业,还拿出本钱帮他开川菜馆。他们四川人有善于吃苦耐劳的特征,经历过一些波折之后,弟弟一家的日子开始渐入佳境。回到了上海,她与父母团聚的日子也多了起来,可惜最疼爱她的母亲身体不太好,不能陪伴她一直走下去,在走向生命的终点前告诉女儿,欣赏她参加的大瑶山爱心助学,叮嘱她好好坚持下去。其实听雪从五年前参加助学起,一直没有间断过,等到她资助的那个瑶族小孩小学毕业后,她又重新资助了一个瑶族小孩。
2010年秋天的上海兰友聚会,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赶来,听雪感觉有点遗憾,她心中下了决心,有一天能亲自去一趟大瑶山探望那些瑶族小孩,不再是隔岸观花,不再旁观一群探访者在热闹地讲述瑶山行的感受,真实地感受一番大瑶山的爱心温度。外表淡雅的听雪内心世界却是火热的,她相信爱是这个世界最有力量的语言,无论人生遇上什么看上去束手无策的难题,都应该用爱去解决。她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从不放弃心中的爱念,后来还升华了,不把自己定位在“对”的一方,进入到无色无相(佛语)的心态,简单说来是不以偏执己见待人,这是一种超然的从容。中国人是有幸的,碰上了大发展的年代,也是不幸的,碰上了各种所谓发展带来的难题,个人和社会尚未产生成熟的文化(软件),注定要经受一些折腾。如果每个人都为社会付出一点努力,也许世界会变得好一点。在我们兰花部落这个团体内,人与人之间有了一种好感觉,挣脱了社会潜规则的束缚。
听雪住在松江区,那儿也有一个我们兰花部落的兰友月儿。和声老师建议兰花部落该领执照了,我们现在这个群体素质都不错,集合起来多才多艺,有一个共同关心的助学活动(有个中心),有了这个基础,未来是可以期待的。如果我们继续保持这个队伍的素质,再发展一些成员,每个地方都会有我们的兰友。
听雪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iyo1968
听雪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302631421
(听雪的新浪网名“青梅煮酒”)
兰花部落 新浪空间:
http://blog.sina.com.cn/lanhuabuluo
兰花部落 百度空间:
http://hi.baidu.com/lanhuabuluo/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