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合作,将于2013年6月1—2日举办“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诚邀海内外学者与会。1、时间:2013年5月31日报到,2013年6月1—2日开会……
详情
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我写的是这代知青的当代群像和他们的当代命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2012年09月26日下午,各国驻市作家来到上海作协大厅,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
第三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第二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文学原创
记得康平路吗(中)
2013年3月21日 11:55


 

    时光倒流到160年前,上海卢湾徐汇首先被设立了上海法租界,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开辟最早、最繁华的法租界之一。1914年法租界开始扩张地盘后,康平路被圈进了新租界,在上个世纪20年代迅速发展,成为上海最好的高档住宅区。当时还有一个洋文名字,音译成中文便是麦尼尼路。厚厚的墙壁,老式的洋房,伸出篱笆外的花朵,行走于此,随处可见当年的尊贵和气派。

  康平路一直是政要集居地,是真正的上海核心。20世纪60年代前,知道康平路的人并不多。直到196612月下旬,上海发生康平路事件后,康平路才为上海市民广知晓。

  康平路的前身是三个村宅,分别为许家宅、袁家宅和周家宅居民区。从1932年起,法租界内的华人人数激增,住房、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康平路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修筑的。最初这条路是以法国侨民的名字命名为麦尼尼路,1943年改名康平路,沿用至今。

  虽然康平路的路龄不太长,但路两旁建筑物的时间跨度却较长。30年代建造的房屋以西班牙式楼房为主,住房和花园面积都较大。康平路189-191号、 188号、192-198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主要在天平路至余庆路之间的康平路两侧。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这一时期建筑以欧美式(有人称之为现代派)为主。

  从1941年到1948年,房地产开发商(上海人称其为大包筑头”)进入康平路,如今康平路203弄和康平路154—168号就是这一时期建造的。其中住房和花园面积最大的是康平路71号荣家的住宅。

  康平路205号,建造于1923年,是一栋楼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传说最初是陈果夫兄弟的房子,现在为老干部局。

  康平路余庆路拐弯,曾经是宋子文的私宅,后来陈毅、柯庆施都在此住过,现在为市机关幼儿园。

  说起康平路,不得不提的位于71号的荣家大院,也是附近面积最大最气派的宅地。荣家三代人声名显赫,可以说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商业传奇.

  荣毅仁在文革结束后得到平反,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视为资本主义特产的股票引进了中国,作为现代社会朝阳无烟囱业的证券业在中国蓬勃展开。从现在看,当时中信发行海外债券,是改革开放中第一次吃螃蟹的举动。

  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 199212月获美国加州荣誉公民称号。历任全国工商联第一至五届执委会副主席(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主席;民建第一至四届中央常委、副主委。是第一、二、三、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在政治上表现也颇为出色,1993— 1998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相关链接:

    http://bbs.eastda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77865&extra=page%3D5

 




选稿:芦村  来源:东方论坛  作者:张老大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