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平路上转弯,就到了宛平路,如此安静,连辆疾驶而过的小车子的都不曾开过。
只有满步的老人在路边拄着拐杖缓缓向前,空气是恬静的,道路宽敞而平坦。看到一条吊满藤萝的小巷子,好奇走了进去,发现里面更是离奇地安静。于是在小巷子里绕行,在秋日的暖阳里发现不曾发现的世外桃园。都是这样弯曲深邃的巷子,高大而朴素的围墙,那些郁郁葱葱的树木,不敢相信这居然还是在上海的市中心区域。每一个弯曲的路口总有独特的风景在等待。
这里都是市委领导的家属楼。院子偌大,门口有的是地方,所以用不着车库。
秋后,所以叶子大片大片的变黄。一阵风吹来,它们有的飘落,有的沙沙舞动,如千万只聚集的黄蝶。
与康平路相连的宛平路似乎一样宁静。游走于小巷子中,东拐西拐,转眼就到了淮海中路西段。车水马龙的感觉一下子扑面而来。
这幢武康大楼也有些年头了,据说超过了80年了,经过了修缮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的作品(国际饭店,大光明影院均出自他手),原名诺曼底公寓,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
“文革”开始,淮海路被改名为“反修大街”,武康大楼一度被改名为“反修大楼”。但是,没多久又恢复原名,因为“武康”两字,实在是无法和“封资修”挂钩的。不过在那个群魔乱舞的年代,武康大楼获得了一个迄今已渐渐被人淡忘的别名,叫“上海跳水池”。当时,武康大楼是上海西区屈指可数的高层建筑,为数不少的无辜之人,不堪忍受“文革”带来的折磨、摧残,登上大楼跳楼自尽。
有机会的朋友真的可以去那边走走,感受上海的另一番风情。(所罗门之剑)
相关链接:
http://bbs.eastda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77855&extra=page%3D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