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刊国酒四度携手共同繁荣文学创作2006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颁奖

2006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于11月16日下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获得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是:四川作家罗伟章的《奸细》、加拿大华裔作家张翎的《空巢》与福建作家陈希我的《上邪》。优秀短篇小说奖由宁夏作家郭文斌的《吉祥如意》夺取。优秀散文奖颁给了《黑暗中的阅读与默诵》的作者夏榆与《老房子的前世今生》的作者舒婷以及《我究竟在这艘人世之船上浮想什么》的作者陈染。优秀诗歌奖则由诗人傅天琳的《六片落叶》与汤养宗的《在汉诗中国》分享。
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文学》,近年来一直坚持“二为方向”与“三贴近”的原则,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与多样性、思想性与现实性、可读性与市场性,并坚守这一文学理想与文学重镇,发表了众多优秀而引人注目的作品。在几届鲁迅文学奖中,《人民文学》获奖作品居全国刊物之首;在全国各类选刊中,《人民文学》一直也是作品转载率最高的刊物。
国酒茅台集团自2003年与人民文学合作协办以来,一直鼎力支持人民文学的工作,这种企业与文学的强强联合,已成为同创双赢的佳话。
前三届“茅台杯”中,池莉、莫言、陈应松、荆永鸣、魏微、戴来、朝阳、石舒清、刘庆邦、雷平阳等著名作家、实力派作家与文学新人分别摘取了小说、散文与诗歌奖。
本届“茅台杯”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的评选方式,依然采取作家、评论家与读者代表组成的九人评委会,由他们独立地进行审读和讨论。此届评委会由邓友梅、叶延滨、林白、张颐武、张柠、阎晶明和读者代表孔敏(北京)、苏震亚(甘肃)和杨吉斌(安徽)组成,经过投票,最终评选出了9部作品。
评委会认为,三部中篇小说以不同的方式处理时代经验中的“困难”,做出了富于洞察力和想像力的表达。《奸细》既是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亦是对人的道德境遇和灵魂状况的追问,罗伟章沉着的叙述,具有引人深思的艺术说服力;《空巢》敏锐地分析了时代的风俗变迁中人的情感挫折和伦理疑难;《上邪》则以执着、猛烈的态度重新书写这个时代的爱情主题。短篇小说《吉祥如意》回望了传统乡村生活之深厚喜乐,在短篇小说的有限尺度内以丰沛的细节书写了温暖的大地。对获奖的散文,评委会认为,《黑暗中的阅读与默诵》将逼仄的底层经验与高度升华的精神生活并置,森严、浩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老房子的前世今生》优雅、从容地展现了个人生活与地域、与历史的复杂关系;《我究竟在这艘人世之船上浮想什么》则是在零散的个人经验中开拓意义空间,具有沉潜多思的智性品格。评委会陈述了获奖诗歌的理由是,汤养宗的《在汉诗中国》以其一贯的尖锐和粗砺,展现了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他如同一位时光魔术师,让人们穿梭于语言的梦境之中;傅天琳的作品具有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她的《六片落叶》镇定、优雅,视野宽阔,语言舒展,呈现了温情、纯粹的高贵品质。
本届“茅台杯”的评选时间范围为2005年11期至2006年10期《人民文学》,为让更多的作者有获奖机会,凡获得过往届“茅台杯”的作者将不在评选之列,今后将仍然遵奉这一原则。
中国作协的领导及北京文学界人士一百多人出席了颁奖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