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信息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等单位合作,将于2013年6月1—2日举办“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诚邀海内外学者与会。1、时间:2013年5月31日报到,2013年6月1—2日开会……
详情
小说里人物的背景是知青身份,我写的是这代知青的当代群像和他们的当代命运……
查看以往聊天记录 >>
     
 点击进入
黄宗洛陈强,一路走好
关于写上海话……
走进石库门
也说看电视剧《知青》的想法
点说史上“金莲”事
贾平凹之“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
杂司谷的“墓”
中国80后作家联名抵制周立波
余秋雨写给学生们的一封信
用户名:
密 码:
2012年09月26日下午,各国驻市作家来到上海作协大厅,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
第三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第二场“2012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举行

    你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为:

人物传记类
金融财经类
励志成材类
经典文学类
生活百科类
休闲娱乐类
   当前位置:文学奖项
首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揭晓
2007年9月21日 09:32


     “除了年轻,还有年轻”    徐则臣获首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

    经过三个多月的评选,首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在9月14日揭晓。来自全国重要文学刊物的权威编辑家、评论家组成的终评委11人以无计名的方式公开投票,评选出大奖一名: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提名奖两名:笛安的《莉莉》、张静的《珍珠》《有情郎》。

    当天下午,颁奖仪式之后召开了首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论坛”。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办公厅秘书长汪小玫,杭州市文联主席陈一辉,浙江省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林等领导到会致辞。

    本次论坛确定了“我们除了年轻,还有什么?”的主题。与会者充分肯定了《西湖》杂志将发现新锐,扶持新人作为办刊重点的做法。《北京文学·中篇月报》主编章德宁说,文学期刊是文学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发现新人是文学期刊的责任,《西湖》设立这个“新锐”奖,强调文学的创新精神,呼吁青年作家与文学的平庸、懒惰背道而驰,值得敬佩。

    与会者就时代文化氛围、文学生态、作家才能与修养、观念世界与自我写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说,他觉得目前整个文学艺术正处于特别困难的时期,图书出版、文学写作有快餐化、时尚化的趋向,知识分子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对引导整个民族的品位、趣味上没有贡献。他认为,年轻是优势,但在文学的终极目标面前,没有年龄的区别。

    北京大学“北大评刊”主持人邵燕君表示,这批青年作家拥有一个与时代相连的文学经验,给文坛带来一些新的冲击和变数,目前,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自身的独特经验,并反复运用,使个人经历成为文学经验,并且处理好经验与艺术技巧之间的关系。

    浙江省作协浙江文学院院长盛子潮认为,目前青年作家的创作存在一些问题,不少人创作取材与叙事视角的相似,尤其是对于“底层”、“民生”一窝蜂的关注,但有力度、让人震撼的作品不多。不少作品的意象、情节处理雷同,视野狭隘,想象力缺乏。

    获得“新锐文学奖”的青年作家徐则臣表示,青年作家的写作不能简单地规范于上一代作家的写作潮流,不能简单地纠缠于物质的困境,要反映精神的困境,从精神困境的角度看待小说、看待写作。青年作家应该是整个作家中的一分子,应参与到当下,关心整个当下的写作。“除了年轻,我们还有年轻,一切皆有可能”。

    与会的还有南帆、洪清波、陈东捷、马津海、刘醒龙、北北、朱燕玲、脚印、盛子潮、南野、谢鲁渤、袁敏等编辑、作家和评论家,以及近30位来自全国的青年作家、评论家。




选稿:芦村  来源:文学报  作者:李凌俊   [联系我们]      

















上海作家协会与东方新闻网联合主办
文学会馆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