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活化石丨“西大堂”里听故事 普陀有篇“风物志”

2017/12/26 10:39:08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丁怡隽  选稿:乔欢

  编者按: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和脉,是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城市故事,留住城市记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上海现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3处,文物保护点2745处,共计不可移动文物3435处。作为承载城市 发展记忆的“活化石”,在记录上海进步与发展的同时,他们也在时刻更新着“自我介绍”......

  真如寺大殿

真如寺大殿

  我叫真如寺,还有个名字叫万寿寺, 1320年出生在官场,也就是如今的宝山区大场镇附近,1932年搬家至普陀区兰溪路399号。搬家后的我一共经历了4次大修,1964年10月大修完毕。如今我保留下来的部分包括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梁枋、斗拱、柱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初建时的原貌,大部分构件为元代遗物。

  我历经了六百多年的沧桑,至今仍保持着元朝寺院建筑风貌。1963年,在进行落架重修时,工人们在我的木构件榫卯隐蔽处发现记有构件名称的墨字,经考证为初建时工匠所书写,这让我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重要资料。

真如寺大殿

  真如寺大殿:

  地址:普陀区兰溪路399号

  开放时间:8:00-16:00

  门票价格:10元

  玉佛禅寺

玉佛禅寺

  “真如寺大殿你们都逛过啦?是不是感到气势恢宏?那你们一定不能错过我!”我就是坐落在安远路的玉佛禅寺。作为上海十大旅游景点之一的我是闹市中的一片净土。

  1882年,普陀山法雨禅慧根法师从缅甸请得一尊玉佛,在江湾造寺供奉,取名“玉佛寺”,没错,正是在下。1918年我搬家到安远路,经过十年修建才完工。宋代宫殿式建筑群是我的style: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布,有殿堂楼屋二百多间,是上海的三大宝刹之一。

  一百多年来,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最让我自豪的是:1963年初,周恩来总理来看过我,这也使得我成为上海唯一在“文革”中未遭破坏的寺院。

玉佛禅寺

  玉佛禅寺

  地址:普陀区安远路170号

  门票价格:门票20元,香期(农历初一、十五)门票10元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志丹苑元代水闸复原图

  “来来来,‘小朋友’们都让一下,来听听我的故事。”我生于元代,现在已经700多岁了。家住在宋元时期的苏州河故道上,面积1300平方米,距地表深7米,平面呈对称八字形。直到2001年5月,我都沉睡在地下没有被人们发现,2002年5月,考古学家开始对我进行深入研究,3个月后,我的面容慢慢呈现在世人面前,严谨的布局和精致的做工让各路学者们叹为观止。所谓姜还是老的辣,说的正是我啦。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作为我国发现的第一座水闸,同时也是保存最好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我在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有了我,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空白才被补上。另外我要强调的是,我对研究吴淞江、太湖流域乃至中国的水利史都是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是研究上海城镇、城市发展史的珍贵资料。

  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也为了让大家更详细的了解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很遗憾,虽然你们看不到我当年气势磅礴的样子,不过别担心,工程师们为我建造了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已经在2012年12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了,欢迎你们来看我哦~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地址:普陀区延长西路633号

  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检票),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免费

  中央造币厂旧址

中央造币厂旧址

  说到我,应该没有人不喜欢吧?我就代表money!我建造于1922年,1930年竣工,在光复西路17号安家。我的落成预示着中国近代机器造币史进入一个崭新的纪元。

上海造币厂

  美国费城造币厂是我的模版,我的建筑面积达4456.84平方米,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部三层,两端二层;立入口门廊高及二层,以爱奥尼克柱支承,上饰三角形山花,两侧饰贯通二层爱奥尼克壁柱;方形门窗,汰石子外墙。可洋气呢。

  尽管经历了近80年的风雨,我的厂房办公楼部分、水塔、辅助仓库、原厂门门柱等历史建筑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如今的我有一个更霸气的名字:上海造币有限公司。

  沪西工友俱乐部遗址

沪西工友俱乐部遗址

  说到普陀区的“红色烙印”,那就不得不提到我:沪西工友俱乐部。不要听错,不是工人俱乐部,是我,我叫沪西工友俱乐部。

  为了帮助工人提高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培养工人骨干,1920年10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李启汉在槟榔路锦绣里也就是如今的安远路62弄开办工人“半日学校”,这是全国最早由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工人学校之一。1921年7月,小沙渡劳工“半日学校”更名为“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经过3年摸索,1924年,我在沪西工人补习学校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建成后,我不仅培养了顾正红等一批工人运动的中坚分子,小沙渡第一个党组织和第一个地区党支部——中共沪西党支部也是在我这里诞生。

  虽然如今我的旧址已经不复存在,但我的精神永远都不会消失。

  顾正红烈士殉难处

顾正红烈士殉难处

  听过沪西工友俱乐部的历史,就一定要来我这里瞻仰一下顾正红烈士。1925年,日本资本家撕毁了与工人的协议并停工,顾正红率领厂内的工人与日方评理,却惨遭日方枪击英勇牺牲。这一事件成为了“五卅惨案”的直接导火索。

顾正红烈士像

  1959年,为了纪念顾正红烈士,在他当年牺牲的广场西侧建造起了一座高2.5米的顾正红烈士像,烈士像的北侧还设置了陈列室,介绍顾正红烈士斗争史迹,原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魏文伯题词“顾正红烈士精神不死”。2008年5月30日,“五卅”运动83周年纪念日,顾正红烈士纪念馆正式开馆,我想,这是对顾正红烈士最好的纪念吧。

顾正红纪念馆

  顾正红烈士纪念馆

  地址:澳门路300号

  门票价格:免费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

  说到华东政法大学,大家都不会陌生,但问起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是谁,相信很多人并不清楚。请允许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正是本人。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

  我创办于1879年,主校区位于长宁区的苏州河湾西岸,与对岸的校园遥相呼应,现有历史建筑包括理科楼旧址、美籍教师宿舍、四尽斋、小教堂、操场等。其中理科楼旧址位于普陀区光复西路1347号内。2007年我经历了一次大修,不过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我在外观仍基本保持原有历史风貌。

  韩塔

1922年未经修复的韩塔

  我是韩塔,也叫白塔。我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宋建炎四年,当时韩世忠在我这里驻军,为了给来往的渡船提供标识,特地建造了我。

  我身高4.5米,虽然算不上高大威猛,但我来头可不小,在我的塔身底层有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和嘉庆二年(1797年)重修的碑记,是重要的历史遗迹。

修复后的韩塔

  历经百年风雨,我的塔身倾斜,破败不堪,塔基字迹漫漶,2000年8月,我抵不过岁月的侵蚀倒塌,2003年,普陀区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址按原型将我重建,如今的我又能“美美嗒”和大家见面啦。

  新会路华童公学旧址

新会路华童公学旧址

  各位长寿街道的居民们,我是你们常去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说起我的身世,那是相当的不简单,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光绪十三年,也就是1904年。1938年,我的校舍在抗日战争中被毁,这才搬家到新会路25号。1943年汪伪政府接管后将我改名市立模范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更名为晋元中学,后又易名陕北中学,晋元中学迁走后我改名为新会中学。2006年,我被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成为了长寿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长寿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新闻


  上海活化石丨寻虹口海派之魂 探上海方舟之路

  上海活化石丨崭新风貌寻“复古” 百年遗存看杨浦

  上海活化石丨人间烟火续千年 浦江东岸写新篇

  上海活化石丨侬情最忆是徐汇 一步一景活化石

  上海活化石|“石”全“石”美在长宁 采集今风寻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