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列表
翁双杰:路灯下的“摇滚宝贝”
    这张照片摄于1989年1月,当时年过六旬的翁双杰随上海市文联组织的新年慰问团前往松江的新江机器厂慰问演出。翁双杰双手交叉在腹前,与演员吴双艺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屋子里笑声不断,有的工人甚至笑得直抹眼泪。
高圆圆:美是上天赋予的 我坦然接受
    写满浮华的娱乐圈里,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即使是审美取向愈发多元的当下,仍然少数人拥有着举世公认、毋庸置疑的美貌。高圆圆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员。但有时候“美貌”却是柄双刃剑,当一个人的美足够多时,大家往往会对TA的其他方面要求更多,比如演技、比如内涵……而高圆圆本人也坦言,她自己也正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和自己较劲,试图去证明,除了外表,她还能够呈现出更高的演技,让大家看到更多的东西。
喻荣军:将生活中的感受与剧场相结合
    喻荣军并非专业编剧出生,读的是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与戏剧相去甚远。而自第一部编剧作品《去年冬天》问世之后的十数年间,他已然成为国内一流的戏剧编剧,原创、改编的作品有40多部,其中如《www.com》甚至被拥有《安魂曲》之类经典剧目的以色列卡梅尔剧院买下版权,翻译后准备排演。
葛剑雄:书房是我的资产阶级幻想
    书多的人,大约都会对“狡兔三窟”有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一窟放满,就不得不另觅一窟了。葛剑雄目前已觅了四窟—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办公室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办公室里都是书,平江路小区的老房子也塞满了。这第四窟—位于浦东的独栋别墅—够大,但也渐渐地要满出来了,一进门,就是满地的书,一套《史念海全集》也没地方放,只能暂时堆在门口。
蔡正仁:苦练是甜
    对于每一位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戏曲演员来说,一句响彻云霄的“座右铭”:梅花香自苦寒来,应该牢牢记住。无可争辩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戏曲演员离开了“苦练”二字将会一事无成。“梅花奖”是怎么来的?是靠“走门路”还是“卖面子”?是要“耍手腕”还是“用计谋”?我看都不行,道理很简单,因为“梅花奖”是要经过千万观众的检验和严酷的舞台实践得到了他们的点头认可和批而准之才最后“算数”的。因此“梅花奖”的得来只能来自于“苦练”。
“一根筋”的梅派幽兰——于兰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在看完戏曲片《兰梅记》后曾说:“于兰表演的梅派风格的《兰梅记》中的兰和梅或许可以理解为于兰和梅兰芳。”这是对《兰梅记》至高的评价,也是对本片主演于兰的高度肯定。在不久前闭幕的第22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兰梅记》和《红楼梦》并列获“最佳戏曲片奖”,这是对《兰梅记》和于兰的再次肯定。